汪映雪:虎虎生威 纸上雄风——漫谈中国历代虎画

汪映雪:虎虎生威 纸上雄风——漫谈中国历代虎画

宋 牧溪《龙虎图》日本京都大德寺藏

《虎》赋予了猛虎人格化特征,传递的是牧溪一贯所要表达的禅的启思,水墨的表达技法更让画面干净简洁,意味悠远。在牧溪生活的时代,虎被视为灵物,画家对虎的刻画亦是对自然天性的抒发。

人虎和谐的《弘农渡虎图》

众所周知,虎是一种大型食肉动物,少有天敌。在古代,虎也常因残暴凶猛而为祸一方,令人心生畏惧,以至出现“谈虎色变”一词,虎也因此与强权恶势相关联。明代朱端的《弘农渡虎图》(故宫博物院藏)即表现虎为人所惧的一面。

明 朱端《弘农渡虎图》故宫博物院藏

此画反映的是东汉刘昆的贤政传说。刘昆在河南任弘农太守时,因为官贤明、政绩突出深得民众爱戴,以至猛虎都不忍留在此地为非作歹。画面右方,一只成年老虎正驮着幼虎渡河远去,它背上的幼虎毛发略淡,画家以颜色区分长幼。刘昆身着红衣骑于马上,经手下的指引正在观看猛虎渡河这一奇景,周围的随从无不讶异兴奋。画家着意将人物和虎远远地分隔开来,似乎是为了表达人与虎和谐共处、互不侵犯的美好愿望。

值得注意的是,此画原款被挖去,后人根据画上印章和绘画风格判定为朱端所绘。朱端在明正德年间以擅画山水知名,正德皇帝曾赐给他一方“一樵图书”印章,时人称他“可方辋川(王维)之誉”,可见朱端的绘画技法深得宫廷喜爱。在《弘农渡虎图》中,画家运用侧锋以粗简的线条勾勒出山石轮廓,以纷乱的浓墨点染树叶,笔势恣肆纵横而富有动感,运用景物衬托出人物活动,将观者的目光推向画面中心,采用的是明代院体画的常用技法。

中西融合的《刺虎图》

有虎患,则必有人制虎。中国古代有很多记载“制虎”的文献,如《史记·李将军列传》中西汉名将李广“射虎中石”的故事,而最为人熟悉的要数《水浒传》中“武松打虎”的情节。对于勇士制虎的咏叹,往往成为寄寓壮志、歌颂英雄的一种方式。

清 郎世宁等《乾隆皇帝刺虎图》故宫博物院藏

《乾隆皇帝刺虎图》画的是青年乾隆皇帝与两名侍卫手握长戟刺向猛虎的精彩场面。画家运用对比的艺术手法,通过表现猛虎在乾隆的威势下止步不前的犹豫情态,衬托出乾隆临危不惧的帝王霸气。为了烘托乾隆的高大形象,画家将虎的比例缩小,全然一副畏懦可怜之相。全图笔法细腻,准确地描绘出不同身份的人物所具有的不同举止及表情。作为游牧民族出身的满族皇室成员,乾隆皇帝自幼便随祖父康熙皇帝前往热河、南苑打猎,即帝位后,骑马射箭更是成为其宫廷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对此,乾隆皇帝谕令宫廷画家创作了大批表现其行猎瞬间的作品,以为纪念,彰显帝王威相,这便是《乾隆皇帝刺虎图》的创作背景。

此画无作者款印,根据学者考证,应为擅长写真的宫廷画家郎世宁(1688—1766年,意大利人)所绘。画中的人物、虎、马主要运用了西画的表现手法,均生动立体,作为背景的山石、树木则运用的是传统宫廷画技法,因而,《乾隆皇帝刺虎图》被视为清中期宫廷画院“中西融合”这一流行风尚的历史见证之一。

别具一格的《蜂虎图》

与虎一贯的威猛形象不同,清代画家华喦笔下的虎则显得有些瘦弱可怜。

华喦,字德嵩,后字秋岳,生于福建上杭的布衣之家,因上杭古为新罗地,故自号“新罗山人”。他寓居杭州,往来于杭、扬之间,仰赖砚田笔耕维生,因画艺超群被纳入“扬州八怪”之列。华喦的画艺初期受恽寿平、石涛诸家影响,尔后自出新意、不落尘俗。其作品《写生册》是台湾板桥林氏家族于2002年寄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精彩画作。此册分上下两册,每册十二开,每开表现的内容均不相同,从花虫翎毛至兽畜水族,可谓一图一境,完全流露自家性情,大异于纯粹追摹物象的拟真之作。

清 华喦《蜂虎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华喦《写生册》下册第四开是一幅《蜂虎图》,描绘了一只与日常认知的壮硕猛虎完全相反的瘦虎形象,画面新奇富有想象力。这只老虎饥肠辘辘,形体异常消瘦,一只爪子掩面,表情痛苦,神情怯懦。在老虎的右上方有一只蜜蜂,中国传统画题中蜜蜂往往有“封官”之吉祥寓意,此画则立意不同,似乎是表现一只被蜜蜂蛰了的老虎,真可算得上“虎落平阳被蜂欺”。此图将老虎受到攻击后的狼狈模样表现得淋漓尽致,也因其新奇的视角引发人们的思考。画面并无作者题字,观者只能通过想象来揣摩其寓意。

华嵒所绘花鸟画涉猎题材十分广泛,并且能大胆表现前人未曾尝试的题材。《蜂虎图》一反常态地表现瘦虎的落魄场景,似乎暗喻画家对自己壮志未酬人生境遇的愤懑和委屈。他把物象描绘和主观抒情结合起来,在技法上强调了空间留白,突出重点,让这张《蜂虎图》在诸虎画中独树一帜,别有趣味。

为虎添翼的《飞虎图》

近现代画家中,徐悲鸿、齐白石等都曾画过虎,但以画虎闻名的第一人,要数张大千的二哥张善孖。张善孖爱虎极深,自号“虎痴”“虎髯”,人称“虎公”“张老虎”。张善孖兄弟在移居苏州网师园期间,友人得到幼虎一只,知张善孖对虎情有独钟,热情相送。张善孖如获至宝,悉心照养,并给其起了个昵称“虎儿”。张善孖每日与虎为伴,并进行了大量的写生创作。因有这段奇特经历,故其所画之虎能在众名家中脱颖而出。前人画虎多为臆想,着重于表现虎威,至于虎的形体结构则不免有失精准。而张善孖通过长期近距离观察,熟悉虎的习性,他笔下的虎不仅结构精准、体态多样,而且神形兼备,可谓写生传意的范例。

张善孖的虎画在抗日战争时期还具有特别的意义。“七七事变”后,张善孖为宣传抗日救国精神,创作了多幅虎画作品并在全国巡回展览,为抗日活动筹措资金。1940年,当他听说时任中国航空委员会顾问的陈纳德将军组建了援华抗日的空军自愿队(即“飞虎队”)时,兴奋之际挥毫画《飞虎图》相赠。画面上方是两只生着翅膀的老虎,有“如虎添翼”之意;下半部分是城市高楼,寓意“飞虎”能保一方平安。飞虎形象在画坛并不多见,这幅画不仅是抗战时期“飞虎队”的写照,也见证了伟大的国际主义友谊,反映出张善孖的爱国热忱。时人评述其“抗战虎”开国画界抗日宣传画之先河。

近现代 张善孖《飞虎图》四川建川博物馆藏

除了以上画作,明代雪中觅食的《松荫雪虎图》、群虎嬉戏的《虎豹欢乐图》,清代高其佩所作觅食归山只见背影的《猛虎图》、马负图所作独踞山间略显呆萌的《虎图》,也都别具情态,为虎画精品。历代虎画还有上山虎、下山虎、虎啸山林等表现形式,虎虎生威,形态多变,从不同侧面表现了虎的生活情态,诠释了虎的精神内涵。

由古及今,虎画的传统在继承中不断增添时代精神。从野趣盎然的猛兽,到与人产生互动的“神兽”“灵物”,再到被赋予人类情感的变形之虎,虎的形象随着画家的想象不断丰富。人类对虎的认识不断深化,虎画也将继续成为新时代艺术家创作的重要题材。

作者简介

汪映雪,任职于浙江省文物鉴定站。

征稿启事

·稿件要求

1.稿件必须为原创,内容信息准确无误,禁止一稿多投。

2.图片要求清晰、未经技术处理,分辨率至少为1600像素×1200像素,并提供相应版权信息。摄影作品需提供原始图片。

·投稿办法

1.请将稿件、图片发送至电子邮箱:zhhgb2016@163.com。

3.暂不接受信函投稿,深度报道的稿件除外。

·审稿与发表

1.本刊在收到稿件后会尽快审阅,投稿之后30天内未收到回复的作者可将稿件自行处理。

2.作者需要配合本刊编辑核实内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必要时对稿件进行修改。

3.本刊会根据稿件质量和稿费标准发放稿费。

4.本刊同时进行数字发行,作者如无特殊声明,即视作同意授予我刊及我合作网站信息网络传播权;本刊支付的稿酬已包括此项授权的收入。

END

户名:瑰宝传承(北京)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开户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北京上地支行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尊享内容

梦幻西游力量套装排行
365bet投注官网

梦幻西游力量套装排行

📅 07-22 👑 285
新网站沙盒期要多久(关于网站走出沙盒期的征兆)
365bet中国大陆网址

新网站沙盒期要多久(关于网站走出沙盒期的征兆)

📅 08-07 👑 356
亿力吸尘器哪款好?4款高性价比型号分享
正规beat365旧版

亿力吸尘器哪款好?4款高性价比型号分享

📅 07-09 👑 395
都说超车要降档 你知道为什么要降档么
365bet投注官网

都说超车要降档 你知道为什么要降档么

📅 08-24 👑 581